新华网合肥4月3日电(记者熊润频 左元峰)2006年9月后,棒棒的父母每天都会上网和儿子聊天。
“每天我都会到你的房间里看你的照片,照片中的你笑盈盈地看着我,好像要和妈妈说话,我用手擦拭着镜框,抚摩着你的笑脸;再环顾房间四周,到处都是你留下的痕迹:写字台上你用过的墨水,尺子,桌面上你贴的好多球星的照片,还有你用水笔写的英文诗,仿佛是你刚刚写上的还未干,我用毛巾一点点地擦拭着……”
这是母亲的留言。阳光帅气的棒棒喜欢踢球、唱歌、上网。由于患上脑瘤后没有及早发现和医治,他的生命静止在了2006年9月12日傍晚。那年,他16岁。不久,棒棒的同龄好友们为他建立了一个网络纪念馆,从此,深爱棒棒的人们时常聚在这里,“献花”、“点烛”,或者用文字表达思念。
棒棒的纪念馆,只是炎黄祭网7万多座虚拟纪念馆、网墓的其中之一。这个创建于2006年4月的专业祭祀网站,为世界各地失去亲人的华人提供个性化的网上祭祀服务。
在这个网站,只需点击鼠标,就可以为逝去的亲朋建立网墓、纪念馆甚至家族陵园;网站为来访的游客提供点烛、上香、祭酒、献歌、留言、虚拟网上扫墓等网上祭奠服务。
“国家大事,在祀与戎。”祭祀的重要性在中国传统观念中根深蒂固。在进入现代社会之前的数千年,中国人习惯将死者厚葬,并且在清明节或者其他纪念日,要聚齐全部家庭成员,到死者坟头扫墓,鸣放鞭炮、焚烧纸钱。平时在家中也会摆放死者牌位,在牌位前点香烛、奉上水果、糕点甚至饭菜等供死者享用的祭品。
这样的仪式被越来越多的中国学者批评为“铺张、浪费、庸俗”而且不环保。同时,随着越来越自由、频繁的人口迁移,越来越多的家族成员分散在不同的地方工作、学习、生活,有的甚至分散在不同的国家,要聚齐一个家族的所有人员举行祭奠仪式,显然越来越艰难。
网络让传统的中国清明文化内涵得到了更新和扩充。
中国古话说,“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意思是说,清明节是一个清雅深沉的节日。建立网上纪念馆或墓穴,模拟传统的祭祀仪式,一缕烛光、一束鲜花、一杯醇酒、一曲清音,都可以表达生者对死者的怀念,既超越了传统祭祀时间、空间的限制,又文明环保,受到了越来越多中国人的追捧。
据炎黄祭网创办人、CEO张斌介绍,目前,炎黄祭网已经在全中国建立分站点211个,2007年清明节至今,来到这个网站举行过祭祀活动的人次就达到180万之多,比前一年同期净增160万人次,正在成为全球最大的华人网上纪念平台之一。
“永远的外公外婆”纪念馆的创办人王利在安庆市从事行政工作,他告诉记者,以前家族里很多人对于现代网络技术非常陌生,建立了网络纪念馆后,家人纷纷学习上网,如今,分布在各地的家族成员经常通过留言交流工作、生活情况。
不少现代中国人还将网上祭祀作为私密的、个性化的情感发泄渠道。年近50岁的陈俊飞是一家网络公司的负责人,他在网上为离他而去的父母亲建立了一个纪念馆。他说:“这样的祭奠很私密、很自我,非常适合我。在网上,我可以无拘无束地和亲人说话,我觉得他们能听到我的话。”
张斌也表示:“我们这一代人对于失去亲人的痛苦感受尤为深刻。失去父母,就感觉自己的生命也空空荡荡。为他们建立起纪念馆以后,每天下班回家,第一件事就是打开电脑上网,给他们献花、点香、献歌、点烛,跟他们说话、倾诉。这成了我释怀的渠道。虽然我一个人在外地工作,但是感觉再也不孤单了,好像父母都还在身边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