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抓老鼠,天经地义。然而,猫何时才开始帮人类来控制鼠患呢?昨日,记者从省考古研究院获悉,经过中美专家的研究,近日在美国《国家科学院学报》发表的研究成果显示,猫帮人类开始抓老鼠,至少有5300多年的历史了,这也是迄今发现的猫、老鼠与人具有共生关系的最早证据。
猫骨头“说”了什么?吃人的剩饭或被人喂养
此次的考古研究成果来源于我省华县的泉护村遗址,该遗址属于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文化遗址,距今有五六千年。省考古研究院研究员胡松梅说,考古工作者先后于1958年、1997年、2003年、2009年对此进行过清理发掘,在1997年,考古人员在此发现8块猫骨,有下颌、股骨、盆骨等,至少属于2个个体。此外,还发现了大量啮齿类动物的洞穴。
中国科学院大学科技史与科技考古系教授胡耀武,省考古研究院院长王炜林研究员、胡松梅研究员以及美国的专家近日完成对猫骨的骨骼测量、测年和同位素分析显示,这些猫骨头的尺寸相当于现代欧洲家猫的骨头尺寸,但是小于欧洲野猫的骨头,距今有5300多年了。同时,专家对泉护村遗址出土的更多发掘物实施的同位素分析显示,当时泉护村所在地的人类、家养的狗与猪、老鼠大量食用以粟为主的食物,猫则捕食打洞进入粮仓偷吃粟的老鼠。其中一只猫吃肉较少,吃的以粟为主的食物较多,这说明这只猫可能吃了人类的残羹剩饭或被人喂养。
是不是驯化猫?还无法证实已被驯养成家猫
那时候的猫是不是经过驯化的家猫呢?胡松梅说,目前还不确定,因为只发现了2个个体的猫,数量很少,只能说,5300年前当时人类已经与猫生活密切,但还无法证实当时这些猫已被驯养成家猫。
据了解,目前人们对猫的驯化与起源一直不甚清楚。迄今发现最早与人类有关的猫,是在距今9500年前地中海塞浦路斯岛一墓穴里,发现一只8个月大的野猫陪葬。目前家猫的出现,普遍认为是古代埃及人最早驯化的,距今有4000年左右。而直到东汉时期,家猫才由欧洲传入中国,距今不到2000年。
“我们通过多种研究手段证实了猫、鼠、人之间的共生关系,为了解猫的驯化提供了重要科学依据。”胡耀武表示,这项研究通过探讨动物与人群间的相互关系,尤其是食物链关系,了解动物的驯化过程和机制,并在探讨其他家养动物的起源及驯化机制中起到重要作用。
先民咋防鼠患?制作专门的陶器存放粮食
考古专家介绍,一般来说,人类驯化动物,是因为其身上有皮毛、肉、奶可供使用,或者可以帮人类干活,或者对人类及家畜有保护作用。而猫既不在人类的食谱里,也干不了活,也没有保护能力,所以人类驯养它,很可能是用来执行特殊的任务——逮老鼠。
《诗经》中有句名言:“硕鼠硕鼠,无食我黍”。由此可见,在很久之前,人类已开始与老鼠作斗争。考古学家曾在距今10000年前,位于以色列人类最早的野生谷物窖藏中,就发现了啮齿动物的残留物。那时,家鼠就因在野外抵不过野生鼠类,而把窝挪到了人类的家中或者粮库里。我省的考古学家也先后在距今五六千年前的半坡遗址、临潼姜寨遗址、泉护村遗址等遗址发现有田鼠的遗骸或者老鼠洞穴。据省考古研究院有关专家介绍,为了防鼠患,考古发现,先民们在新石器时代早期就开始制作了专门存放粮食的陶器,这种陶器多是大敞口、底座很小,除了起到防潮通风等存放粮食的作用外,还使鼠类难以攀爬,使粮食免遭鼠类窃食。这种陶器存量,一直延续到今天使用。
有关专家推测,粮食的存储,也吸引了在野外夺食失利的老鼠,把窝搬到了人类的粮仓里。以老鼠为食物的野猫也随即赶来,从而与人类共处。人类认识到养猫能控制鼠患,便为猫提供保护,最终野猫成了家猫。
宠物纪念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