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步在街头,见到遛宠物者毫无嫌意、煞是心安地弯下腰,用纸捡起自家宠物当街排泄的粪便,曾经产生过满腹的疑惑,是什么因由让人如此“屈尊”?而今方知,人们对宠物所做的种种,皆由心而生,由情而起,就像瓜熟蒂落一样的自然。
现如今,养宠物成为中国人生活的一种时尚。用“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来形容当下宠物风潮之态势,那种“一夜春风”的“缤纷”感觉,着实让人诧异,以至于有人打趣地说,养宠物成风,“大都市”都要变成“大动物园”了。
事实上,每次匆匆行走的你,在楼台寓舍、街头小巷、在公园广场、草坪花间,总能在抬头的一刹那,撞见人与宠物。人们养养猫儿,遛遛狗儿,逗逗鸟儿,喂喂鱼儿,那一份超越油盐柴米、锅碗瓢盆的陶然怡然,酿就了一种闲逸恬适的人生况味,让人联想起这样的赞美诗句:“惟闻犬吠声,又入青萝去”、“紫荆有信欲开花,黄犬无情不到家”。惹得总是忙碌不堪、心乱如麻的人心生羡意,陡生加入其中的阵阵“冲动”,恨不得也来个“躬受亲尝”。
人们总是不会去拒绝世间一切美好的东西。用心理学的原理去观照宠物现象,一如此说:宠物的撒欢、趣怪、娇嗔、献媚、顽皮,对应了一个童真的你。你与它的对话,就像与童真的自我对话,毫无保留,不怀半点介心,唯见通融。那种感觉,一如天上的白云,飘逸剔透,让人舒坦。
养宠物者每每会为宠物的真善美所打动,就好像找到了一种稀释汇流世变的动荡不安的心理良方。许多作家和艺术家都爱养宠物,譬如作家冰心、夏衍养宠猫,林语堂爱养鸟和鸽子,而张大千兄弟为了绘画求其真切和神韵,当年竟然还斗胆蓄养了有“山中之王”之称的老虎。
也许,你也有过这样的体验:当你风尘仆仆拖着一身的疲惫回家时,家里的小猫儿小狗儿会欢呼雀跃地跑到门口,与你打招呼,与你亲、与你逗,它不在乎你的穿着打扮,不论你是否贫穷或是富有,它只是在乎你的存在,无条件地爱你,真正的“不荣通、不丑穷”。在向你频频抛媚眼、献趣怪、扮娇嗔的小猫儿小狗儿面前,纵是历经磨难、百孔千疮的心灵,在这一瞬间,也会从曾经的受害者模式中脱逸出来,感受到婴儿欲望得到满足后那一般的舒适和温暖。
在社会心理学家的语境里,养宠物是社会关怀的一种,特别是,它能给精神孤独、心理紊乱、心志烦躁的人带来慰藉、舒缓和平静,将人们引入更和谐、通融的自我。所以,当它在你的客厅里,一如顽皮而放纵的猴子,周遭上蹿下跳、尽情撒野寻欢时,你总是一脸的欣赏,哪怕是偶尔,它“扑通”一下肆无忌惮地打碎你的青花瓷花瓶,面对一地残片,你无奈却不能奈如何,因为,你对它的爱,是不讲条件的。
在冰心留下的照片中,她家的大猫“咪咪”常常出现在离镜头最近的地方,颇有意欲“抢占”主人风姿的态势。如此这般,照的是猫,还是人,抑或是猫与主人的关系?有一点是肯定的,“咪咪”如常态般的“喧宾夺主”,虽显得冰心老人在照片中的位置很偏、很小,但老人爱猫宠猫之情却跃然其中,被放大了。报载,英国有个男子,为了救不小心掉进冰湖中的爱犬,不顾自身性命爬行在湖中的薄冰上,几番努力终于将它救起。如此“疯狂”的选择和行为,引发当地一番争议。有人称他为英雄,有人说其行为危险愚蠢,这个男子则认为,“这只狗就像我的家人,直觉告诉我必须这么做”。
范·威芬(Van Wifen)认为,“一个社会的文明水平决定于人们对待生命的态度以及生命被尊重的程度。”如果你也认同这个观点的话,任何时候,当你听闻养宠物者爱宠物几近“疯狂”的行为,你就能理解:人们对宠物的宽容,堪比对人的宽容;人们对宠物的爱,堪比对人的爱。而爱,是人类不变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