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的魅力,在于向修行者提供一套系统的内证实践方法,修行者通过这种方法达到心物两忘、照见无我空性的殊胜境界。永明延寿的心行实践论,就是这样一种内证实践方法。
永明延寿是唐末五代宋初吴越地区禅僧,是中国佛教史上继往开来的集大成者之一。他以禅宗如来藏真心为体,以《大乘起信论》一心二门为基本理论模式,构建了融会禅净为一炉的佛教心学体系。
一、三学一体,定慧相资
小乘佛教认为戒、定、慧三学有严明的次第:持戒净心,心净生定,由定发慧,戒、定是开显般若智慧必不可少的心性修持功夫。大乘佛教则认为三学一体,不分彼此,学人修行,于一心中同时具足戒、定、慧。其中,又定为三学中心,因为无论是持戒,还是发慧,都要求学人心地清净、意态平和。针对唐末五代宋初佛教界的混乱局面,延寿指出“滥参禅门,不得旨者,相承不信即心即佛之言”,割裂戒、定、慧内在的有机联系,或偏修戒而局执事相,或偏修定而落入外道痴禅,或偏修慧而以迷为悟。结果使未学之人心生迷惑而坏正信,囿于文字知见而难入实相般若。
为了对治唐末五代宋初流于空疏的教弊和禅弊,引导学人依正法修行,延寿以真心为禅纲,融通大小乘三学,建立了三学一体的心宗观行体系。延寿说:“身为法聚,无一法出我身田;心为慧光,无一智离我心海。”作为万物之灵性,人是从己身出发来比照身外的客观世界,从而形成各种不同的世界观;作为社会存在,人也会从己身生存的需要出发来观照社会现实,从而形成价值取向各异的人生观。佛教将人对世界和人生的体察纳入人的内心加以审视,得出万法皆空的世界观和无生无我的人生观。进而用缘起性空说将两者统一起来,以人法二空说对现实的世界和人生进行彻底的否定,进而引导人追求出世的永恒幸福。
正是从这个意义上,延寿以人的一己之身比附世间万法,以一己之心统摄出世之法。认为人身心的执著是烦恼无明之源,人的身心执著各种世俗的欲望而横生种种过患。若要出离生死苦海,必须以戒慧对治身心。身、心既然不可分,则戒、慧自然也不可分。延寿强调戒慧一体,其意在于引导学人远离形下生活的诱惑,追求形上超越的永恒。
同样,在定慧关系上,延寿认为:“禅非智无以穷其寂,智非禅无以发其照。”若修定无般若观照,则不能定入至寂,不能静其心;若修慧无禅定助开,则不能诚其意。这是因为,无慧修禅,所得只是事定;若修禅以般若慧直探心源,方名为上定。若不习禅而修慧,所得只是世俗分别小慧;若习禅而修慧,如千年暗室一灯照破。所以学人修行应定慧相资双运,则空心不动,真心随缘起用。易言之,定到极处,定即是慧;慧达究竟,慧即是定。
定慧一体是延寿心学重要的理论基础。
二、一心六度,内外双照
布施、忍辱、持戒、禅定、精进、般若六度是大乘佛教成佛度生的摄授法门,是学佛之人观心实践的修行法门。六度按悟与未悟可分为内外两种:内门六度主要是强调悟后以无所住心、实相般若修行六度,积累功德回向众生;外门六度主要是指未悟之人,依世间俗智修行六度,于修行位中积累见道资粮,以期开悟见实。
延寿对具有唯心特点的内门六度和具有世善特色的外门六度采取了圆融的立场。在他看来,外门六度虽不究竟,却是未悟之人修行入道的必由之途,更是行内门六度的增上善缘。对于未悟之人来说,重在修行外门六度,积累见道资粮;对于已经证悟的人来说,既要修内门六度以保任,又要随缘修外门六度行菩萨行,接引未学之人。初学者修行外门六度门,主要目的是为了破心外所执,行六度是摧破凡夫心性中的缺陷:以布施对治悭贪,以持戒对治破戒作恶,以忍辱对治瞋恚,以精进对治懈怠,以禅定对治散乱心,以般若对治愚痴。
但是,常人很容易错会圣意而走向六度之行的反面:如布施供养三宝本来是为了对治悭贪之心,由于经典中有供养功德之说而起贪执之心,结果其行布施供养的目的变成了求取世间福报。若以这样的心态修行六度,凡情未断而生断灭之心,不入菩提之门。从理事关系的角度来看,此类人错在执事迷理,以方便为究竟。外门六度是世间智慧,故修此六度实为外门事修,尚须以内门六度之理加以观照,才能依理行事,逐渐消解各种烦恼垢障。但这并不是说初学者没有修行外门六度的必要,因为要对治各种烦恼习气,只能从外门六度下手。因此,问题的关键在于要明了此事中之理,才能消除修此六度而走向反面的可能性。延寿在《注心赋》中表述“华严十度”的内容,即在六度之上增设方便、力、愿、智四度,以此十度与十地菩萨的证道次第一一相应。延寿进一步指出,大乘六度菩萨万行可于真心一念而成就:布施因心无所取而圆清净之义,戒因心持而成自性清净之律,忍辱因心见万法无生灭而成无生法忍,精进由心性明利而破尘劳之缚,禅定因谛观心性本空而成王三昧,般若因心灵知寂照而穷幽洞微遍照十方。
三、止行不二,万善同归
在延寿看来,菩萨六度万行皆从自性清净心中流出,以无所得为方便,度化一切有情含识众生。为利他觉他故,诸佛菩萨以本愿为乘,以万善为力,磨治众生八万四千尘劳,令其除垢破障,彻悟本来面目,证入无余涅槃。从这个意义上说,诸佛菩萨六度万行皆从真慈悲心起,故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
般若皆为化他利他善行,以积善之功德回向四众,庄严国土,饶益众生,利乐有情。对于发菩提心的修行者来说,行外门六度积累资粮,以资加行,于加行位世第一法中依无间定生起上品如实智,证能取所取二空,远离有所得心而证根本无分别智,即入通达位。于通达位真见道,以根本无分别智证唯识性;复入后相见道,以后得无分别智证唯识相。故诸佛菩萨凡有宣说,皆为以善劝进未学,成就转识成智、转凡入圣之功。
为了阐明万善殊胜功德妙用,延寿从理事、止行的角度指出,只有理事双行,止行互即才能生起万善转凡之功、乘急之力。“达能所空名止善,方便劝修名行善。”“一、理善,即第一义;二、事善,即六度万行。今时多据理善,若是理善,阐提亦具,何不成佛?是以,须行事善,庄严显理。”若观心修行入通达位,见能所皆空,即名止善。顾名思义,止善即是善的极致,止为不动之义,止善即是真如一心如如不动之性。在彻悟之前方便劝修六度万行,即名为行善。由此可见,止善既是学人观心实践所证的终极境界,又是外门六度万善之体,而行善则是止善之事用,即是外门六度万善。
为了进一步阐明止善与行善的理事体用关系,延寿将善行分为理善和事善两种:理善即是第一义善,即止善,亦即真如之性;事善是行善,即六度万行,亦泛指世出世间一切善行事用。延寿认为,如果说持理善而无行善即可解脱成佛,一阐提断修善尽而不断善性,理应成佛,而实际上未能成佛。故学人若欲成佛解脱,不能执理废事,须从践行事善入手。“(真如)用大者,谓随染等幻自然大用、报化二身粗细之用,令诸众生始成世善,终成出世善故也。”理事双行,止行相资,诸佛菩萨万行本出乎真如一心,众生心与诸佛心平等无二,故众生心中真如用大随染净诸缘而幻现自然大用,成就诸佛报化二身粗细之用,令众生从世善入道观心修行,最终成就出世第一义善而超凡入圣。由此可以看出,延寿所说的理善、止善实际上都是出世第一义善之异名,事善、行善则是世善之别称。这实际上是真心缘起论在善性和善行关系上的具体表现,仍然未出一心二门的理论框架:理善、止善、出世第一义善是体,即真如门;事善、行善、世善是用,即生灭门。约分说为二,约合说为一,而实质上无可分,真妄交彻,不一不异。
正因为如此,延寿指出,内门六度与外门六度本来一体,故应理事双行,止行相资。以一心二门阐释真如生起万法,是贯穿延寿心学的理论建构模式。他认为,诸佛菩萨广行六度万善,皆为契机照破众生愚痴烦恼,以酬无缘大慈同体大悲之本愿,所以诸佛菩萨兴慈而起无边之愿,运悲而生无量观行。善恶二性,本乎一心,苦乐二报,皆由心招。止行双修,成就福慧二业,积成佛之因,受解脱之果。若断善修恶,自绝解脱之路,积轮回苦报恶因,受六道流转之苦。延寿指出,善恶苦乐因身口意三业所造,依四缘而生,由因地六位而成,为五果所摄,这些因缘业果都随一念心之善恶而成就。
延寿以一心为宗,将大乘菩萨万善万行摄归于一心,目的在于劝导学人诸恶莫作,止善行善并行不二,以万善回向菩提,开显菩提心,行大乘菩萨道,将修行落实于当下,在现实中觉悟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