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经中蕴含了丰富的生态和谐思想,基督教认为,人类作为自然万物的管家,对于自然生态应负有监管责任;人类和自然万物相互联系、相互依存、和谐相处;破坏自然就会受到严惩等,这些理念对生态保护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一、人、自然及万物的相互关系
据《圣经·创世记》上讲,上帝用6天时间创造了天地万物,第一日上帝创造光区分昼夜,第二日造出穹苍,第三日创造出陆地和海洋以及花草树木,第四日造出日月星辰,第五日创造鱼、鸟和各种动物,在创造完天地万物以后,到了第六日神才照着他的形象造人。从同出于上帝“手工”的角度看,人和自然万物的地位应该是平等的。再者,从上帝创造的顺序来看,人是上帝在最后一天才造的,位次在万物中排在最后,所以人类应该尊重万物、尊重自然。人作为上帝的创造物,绝不能把自己摆在自然和万物之上,绝不能随心所欲地对待自然,更没有资格破坏自然,否则就会亵渎上帝。
在《旧约》中,上帝与人立约时就考虑到人周围环境里的一切生物和自然生态,上帝也与一切受造之物立约,让所有的生物留存下来,可见上帝爱一切他所创造的自然万物。上帝对自己的创造物曾数次表达满意之情:“神看着是好的。”既然人和自然同是上帝的创造物,上帝对他所创造的一切也是满意的,那么这些被造物之间的地位也是平等的。这其实正是基督教生态和谐思想的出发点和立足点,是其生态思想的核心。
圣经中说,上帝是用自然大地上的尘土造的人,并且把自然界中的“生气吹在他鼻孔里,他就成了有灵的活人”。上帝告诉亚当“你本是尘土,仍要归于尘土”,人类出自大自然,最后也要回归到大自然,人和自然原本是一个整体。当人类因犯罪而受到上帝的惩罚时,自然万物也受到株连,圣经上说,由于人的罪使“这地悲哀,其上的民、田野的兽、空中的鸟,必都衰微,海中的鱼也必消灭”。人类和自然世界是密不可分、休戚相关的整体。人类虐待自然万物就是虐待自己,必将受到严惩。
二、人类对自然界的责任
按照圣经的说法,由于人是所有被造物中唯一由上帝按照自己的形象创造的,所以人和自然万物既是相同的,又是不同的;上帝对人特别关爱,赋予人类特殊的神圣使命,让人类代替自己管理世界:“使他们管理海里的鱼,空中的鸟,地上的牲畜和全地,并地上所爬的一切昆虫”,所以“将那人安置在伊甸园,使他修理看守”。上帝赋予人管理自然万物的职责,希望人类像他那样对自然加以维持和呵护;人类是代表上帝进行管理的,所以人需要承担更多照顾自然万物的责任。作为管理者,人类有责任和义务把世界管理好,使世界万物和谐相处。因为在上帝创造的世界里,自然界万物都是“各从其类”的,上帝看着自己的创造物也是“样样都好”的。上帝当然希望人类继续维持这种“各从其类”的生态和谐秩序和状态。所以,无论从伦理角度还是从契约角度来讲,人类都有责任和义务看管、照顾好自然万物。可见,人类对自然世界的义务在于维持创造物整体的内在生态平衡。
另外,按照圣经的说法,寄居在大地上的人类,不应有任何特权思想,也不能对自然提出任何奢求。人类对自然万物无权处置和拥有,不能任意支配,更不能加以统治、滥用甚至破坏。正如德国著名生态神学家莫尔特曼所言:“如果世界是上帝的创造物,那么世界仍然是上帝的财产,人类无权提出要求,他只能当作信托财产来租赁和保管。他必须根据神圣的公义标准,而不能根据与人类利欲有关的价值来处理。”
三、关爱生命、关爱自然万物
圣经中提倡爱人爱己,也要爱惜自然万物。人类要维护自然生态的和谐平衡,就必须履行关爱生命、爱护自然的义务。按照《圣经·创世记》的说法,上帝让土地长出各种各样的植物,又创造了很多种动物,“造出大鱼和水中所滋生各样有生命的动物,各从其类;又造出各样飞鸟,各从其类”。为了维持动物的生命,上帝赏赐给它们食物,上帝在照自己的形象创造了人类后,不仅让他们“生养众多,遍满地面,治理这地”,还赐给他们食物,“我将遍地上一切结种子的菜蔬和一切树上所结有核的果子,全赐给你们作食物”。这些都体现了上帝对人和其他生命物种的关爱。上帝深爱他的创造物,任何一种受造都有其尊严和权利,都包括在上帝所立的约中。
圣经中说,当人类破坏了上帝所建立的自然和谐秩序,上帝决定用洪水灭世作为惩罚时,还关爱动物并使生物的多样性得以维持,上帝命挪亚造方舟,吩咐他全家进入方舟,并带上“凡有血肉的活物,每样两个,一公一母,你要带进方舟,好在你那里保全生命。飞鸟各从其类,牲畜各从其类,地上的昆虫各从其类。每样两个,要到你那里,好保全生命。你要拿各样食物积蓄起来,好作你和它们的食物”。这是上帝对人类和生命物种爱护的一个例证。从人类和万物都是被上帝救赎的角度来看,再一次说明人和世间万物具有平等性。
圣经中还有多处爱护动物的记载,如雅各就曾对以扫说:“我主知道孩子们年幼娇嫩,牛羊也正在乳养的时候,若是催赶一天,群畜都必死了……我要量着在我面前群畜和孩子的力量,慢慢地前行。”这充分体现了人对动物生命的爱护;《申命记》中说:“牛在场上踹谷的时候,不可笼住它的嘴。”《箴言》中写道:“义人顾惜他牲畜的命。”《诗篇》中赞美上帝:“耶和华啊,人民、牲畜,你都救护。”可见圣经中,上帝关爱救赎的不仅是人,还包括动植物以及整个自然界。
圣经中讲要“爱上帝”、“爱人如己”、“爱邻舍”等等。人类时时刻刻都与大自然为邻,所以“爱邻舍”当然也包括爱与人类为邻的自然环境。按照圣经所讲,人与自然的关系完全是以人与神之间的关系为基础的,因此保护自然万物和生态环境与敬畏上帝、爱上帝是完全一致的。
四、生态和谐思想
圣经中隐含了一些朴素的可持续发展的思想观念,其中包括人类要考虑自然的承载能力,人类不可用尽自然资源。例如,为了使水井能提供较长期的水源,保持水源的相对清洁,避免水源被牲畜践踏污染,在《创世记》有“必等羊群聚齐,人把石头转离井口,才可饮羊”的记载。
在圣经中,上帝不仅将雨降在人口众多的田地、牧场,还降雨滋润旷野,赐福被遗弃的荒地,“使雨降在无人之地,无人居住的旷野,使荒废凄凉之地得以丰足,青草得以发生”,这样当人类和万物所居住的自然环境受到威胁或出现灾荒时,即使来到生态系统“荒蛮”之地,仍能够得以生存、得以发展。
《出埃及记》说:“当记念安息日,守为圣日。六日要劳碌作你一切的工,但第七日是向耶和华神当守的安息日。这一日你和你的儿女、仆婢、牲畜,并你城里寄居的客旅,无论何工作都不能作。”这样,在上帝创造的节日中,自然万物可以仰仗上帝而安息、和谐共存,有利于世间万物的自我恢复和完善。与安息日相对应的是大地的安息年,在《利未记》中,上帝在西奈山对摩西说:“六年要耕种田地,也要修理葡萄园,收藏地的出产。第七年地要守圣安息……不可耕种田地。”这就是每六年让田地休养生息一年,以免土地被过度使用,不再生长庄稼。除了宗教层面的意义外,也表现了一种保护大地生息的思想。安息日和安息年可使生态系统得到休整,具有积极的生态学意义,因为只有当人的休养生息与自然大地的休养生息达到和谐平衡时,人类才能得到长期的、可持续的生存和发展。
研读圣经,我们可以发现其中蕴含丰富的生态和谐思想,这些思想在生态危机日益严重的今天,可以为我们提供一些新的思维方式,更有利于我们正确处理人与自然万物的关系,明确人类肩负的责任,关爱生命和自然,自觉维护生态平衡,以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系统的整体和谐。